上一页|1|
/1页

主题:新拔苗助长--论巢湖并入合肥造千万级大城

发表于2011-09-01

   23年前海南从广东分离出来建省,1997年重庆从四川分离成直辖市,一个是为了建设具有海南旅游特色的经济特区,一个是为了更好带动西南经济建设。这是水到渠成的规划调整,这得到了全国人民的认同,时间也证明了这一点。

   而近日(20116月),安徽拆分巢湖市,把巢湖分割,并入合肥、芜湖、马鞍山三市。合肥一夜之间变大了许多,巢湖成了合肥的内湖。合肥市还提出要在十二五期间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000亿元,人均GDP达到15000美元,并进入全国省会城市前十名(2010年合肥在全国GDP排名第46,省会城市排名19)。到2020年,合肥人口规模将达1000万。

   这是多么宏伟的目标?这是真正的大手笔!

   合肥建设千万级世界级大城,不让芜湖、马鞍山的消费流向南京,邻近的南京表示鸭梨很大。

   在中国中南地区,只有武汉接近千万级(800万人口),武汉是中南六省的首城,武汉表示鸭梨也很大。

   上海和杭州得国家改革风气政策之先,经济实力早已经领先全国,现在合肥吞并巢湖,豪言进入千万级大城市俱乐部。面对从来没有瞧上眼的小弟弟,冷不丁突然打了鸡血,吃了菠菜信心爆棚,上海和杭州木然,半晌回不过神来。

   只有长沙偷偷地笑了,长沙心里说道,老哥我和株洲、湘潭挤在一张床拼头抵足睡了几千年,2007年底才被授予“两型特区”。我都不敢说吞并株洲湘潭,我只说融城,我更没有说建设千万级大城,更没有说超南京,超武汉,你小子牛逼。有本事你把安徽全省划归合肥市啊,就是全省都成合肥市,我也不服你,安徽还是那个安徽,合肥还是那个合肥。你喜欢放卫星,我就搬个凳子当观众。

   站在客观角度来说,说实话,合肥虽然不大,但是建设也还不错,环境绿化均不错,也不拥挤,也有一些文化积淀。属于那种宜居的城市,相信市民的幸福感应该还好。而有些人就是想放卫星,把合肥建设成千万级大城,那么,城市的交通、城市的资源供给、城市的就业和管理都需要提升,这些,合肥你准备好了吗。况且,合肥没有区位优势,即便是梦想着千万级大城,然而,科技、工业、国际机构、服务、高端人才愿不愿意流动到合肥也是个问号。这不是简单的户口迁移,也不是简单的1+1数学题。

   提升城市化水平,主要是要加快小城镇建设,在国外,比如美国、欧洲,人家的乡镇很精致很现代化。欧洲的大城市也不多,也就伦敦、巴黎、柏林、马德里、罗马不超过15个的百万级城市,千万级城市基本没有。欧洲是公认的宜居移民目的地。千万级大城只有在发展中国家反而受到追捧,比如印度、墨西哥、中国这些发展中国家。

   大城市所带来的弊病在中国近2年已经得到充分体现,“逃离北上广”成为2010年度关键词。交通拥挤、堵车、办事效率低下、传染病、水资源匮乏、高房价、高物价、医疗设施不足、就学难入托难、停车难、就业难……都成为我们目前大城市的通病,这也成为中国大城市解不开的一个死结。这些都直接影响居民的幸福感。我们不能再人为的堆砌一个个虚胖的大城市,我们应该真正从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上用科学的发展观来经营城市。摒除追求大城市那些虚华的GDP数据吧。合肥,应该定位在美丽宜居的城市上面,做安徽省的经济文化中心。而安徽省的工业,就把它交给芜湖、马鞍山等城市吧。分工明确,各有所长,保持城市鲜明的特点,这才是正道。

   走在合肥街头,就仿佛是在参观整个安徽,合肥城区的路名几乎清一色的是安徽各市县的地名,马鞍山路、巢湖路、金寨路.....这些路牌时刻在提醒你,这里才是安徽的心脏所在。有官员一直觉得长久以来合肥的中心位置并不稳固,芜湖、马鞍山等地对合肥并不服气。这是一种狭隘的政绩观,在山东,青岛的经济实力在济南之上,辽宁的大连也在沈阳之上,福建的泉州在福州之上,江苏的苏州GDP也超过南京,然而这均不影响济南、沈阳、南京等省会在该省人民心中的地位,建设千万级大城,建设区域中心,需要的不仅仅是想法和行政调整,更多的是人文、历史、经济、工业、区位、影响力、社会多样化和文化包容度。

   有人似乎一定要合肥用实力证明自己。在滨湖新区,路牌上的地名已经变成了全国主要省市,北京路、江苏路、香港路……通过揠苗助长、拆东墙补西墙的方法似乎让合肥看到了千万级大城的浮华。

发表于2011-09-01
严重支持 风舞天下
发表于2011-09-01
引用:立静隔音玻璃解决噪音 在2011-9-1 13:47:17写道:原帖
严重支持
风舞天下

 
 谢谢!
发表于2011-09-02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