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瑶海转型重新定义合肥产业格局

发表于2014-05-29
标签:说说 物业 发展商 企业 中心 

坝上街、合钢、长江批发市场……它们并不是一个个简单的地名,在合肥波浪式前进的发展历程中,这些地方曾立于潮头,迸发出巨大的能量,成为经济发展一波又一波的动力源。这些地方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在如今瑶海区的范围,历史在看似偶然的现象中,昭示着深藏不露的必然:瑶海兴,则合肥兴。

如今,随着合肥城市格局翻天覆地,产业结构深度调整,作为老工业基地的瑶海区,大力实施“一改一建、一转一变”的转型发展举措,又一次积蓄惊人能量,助力合肥迈向区域性中心城市。区域的远大未来将直接决定片区内物业升幅潜力,位处长江东大街核心的闽商国贸中心,见证新瑶海成长的每一瞬间。

 

依靠着南淝河“黄金水路”,坝上街自古繁华。据地方志记载,远在清咸丰年间,这里就是巢湖沿岸各县油粮、竹木、农副产品的重要集散地之一。上世纪80年代,合肥市政府为进一步发展商品生产,搞活流通,繁荣合肥市场供应,当年9月将原滁州路一条街辟建为坝上街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用十年时间,让坝上街建成了安徽最大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由于品种丰富,供应量大,市场还起到了平抑物价的作用,在80年代初期,大家亲切地称坝上街市场是合肥的大“菜篮子”、大“果盘子”。 如今,落后的商业形态将被淘汰,坝上街逐渐告别昔日繁华退出历史舞台。

合钢是瑶海区兴盛的又一道历史烙印。合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1958年建成投产,是安徽省地方骨干钢铁企业、国家冶金工业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毛泽东曾来过两次,邓小平、彭真等都考察过合钢。合钢当初的产品从合金钢、板、管、线、型都齐全,产品畅销半个中国。在老合肥人眼中,合钢曾是一块亮闪闪的“国”字招牌,在七八十年代,能当上“合钢人”,都是一件十分让人骄傲的事。进入市场经济时期,合钢由于面临产品结构老化,设备落后,成本高昂,负担沉重的问题,历经变迁。

不管是坝上街从商旅云集到樯倾楫摧,还是合钢从机器轰鸣到改革重组,在合肥的发展中,它们都曾肩负使命,也给瑶海这片土地积淀下深厚的底蕴,铸造了独特的基因,那就是:宜业、兴业;敢闯、敢拼。

 

上一页|1|
/1页